互聯網APP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得更多:從對用戶友好,擴展到對網絡也友好。通常對用戶友好是互聯網APP在設計時的主要訴求,因為擁有獨到的功能、典雅的界面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是互聯網APP吸引眼球、抓住用戶的關鍵。但是隨著APP裝機用戶數量的增加,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級別后,對這些互聯網APP而言,還需要有額外的要求,那就是除了對用戶友好外,更需要對網絡友好。
互聯網APP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得更多:從對用戶友好,擴展到對網絡也友好。通常對用戶友好是互聯網APP在設計時的主要訴求,因為擁有獨到的功能、典雅的界面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是互聯網APP吸引眼球、抓住用戶的關鍵。但是隨著APP裝機用戶數量的增加,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級別后,對這些互聯網APP而言,還需要有額外的要求,那就是除了對用戶友好外,更需要對網絡友好。
所謂對網絡友好,就是這些互聯網APP不光考慮使用者,還考慮安裝APP的終端,乃至終端所接入的網絡,盡量做到不影響終端使用效果,不影響網絡的正常運行。一個不起眼的參數,一點不起眼的變化,乘以成千上萬的數量,影響是不可小視的。
作為互聯網APP的研發者,尤其是有大量裝機用戶的APP,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從“小而美”的思路轉變到“多而省”上來,多考慮一些其他環節,少占用一些網絡資源。從現在開始,嘗試了解移動網絡,嘗試用全局的觀點來設計。
互聯網APP設計時不光要考慮使用者,還考慮安裝APP的終端,乃至終端所接入的網絡。所謂全局觀,就是有產業鏈和生態系統的意識。通常我們把運營商、網絡設備商、終端芯片廠商、終端廠商以及互聯網APP開發商等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看成一個大的生態系統,每一個環節都是生態系統中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自在生態系統內和諧發展,共生共贏,就像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等一樣。
從生態系統的說法要求可以看出,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應該有全局的觀念,而不是本位主義,光考慮自己這個環節;不是光考慮自己的發展,也需要考慮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其實,有些廠商已經這樣做了,比如像愛立信、諾基亞等廠商,就建立了專門的實驗室,來研究互聯網APP以及其對網絡側帶來的沖擊。
因此,對網絡友好,有全局觀的的互聯網APP該怎么設計呢?我有以下一些建議:
首先,這樣的APP不會過度的追求某些性能指標,比如訪問延遲。互聯網APP屬于“泛在業務”,需要與應用服務器保持緊密聯系,訪問延遲就是一個關鍵的用戶體驗指標。但是,為了減少延遲,在現有的處理機制下,意味著終端需要更頻密地發送心跳信息,也意味著終端續航能力的降低;同時,更頻密地發送心跳信息也會對網絡側帶來壓力。因此,對網絡友好的APP會在用戶體驗以及終端續航能力和網絡性能間尋找平衡,而不是過分強調用戶體驗。
其次,互聯網APP可以把選擇權交給用戶,讓用戶來決定是追求性能優先還是與網絡友好。與運營商合作,選擇一個指標,明確告知用戶這樣做,會給網絡帶來多少的影響,全部的用戶有多少選擇了與網絡友好等等。很多時候,我們在替用戶選擇,而忽略了用戶自己的意愿。在泛在網的時代,用戶自己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去做決定。
另外,建議互聯網APP開發團隊中應該吸納有豐富網絡經驗的人士,從產品設計一開始就考慮與網絡友好這個問題。APP的每個新功能,從設計、開發到測試,都需要考慮對終端和網絡的影響,從而實現與整個生態鏈的共贏。
最后,期待互聯網APP開發廠商能強化與產業鏈的溝通,比如定期發布報告,介紹自己對生態鏈的共贏的看法和舉措,發布相關APP的產品規劃以及對產業鏈的預期影響,使得產業鏈參與者之間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