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類APP一般門檻低、競爭小,因而“以工具切入”成為創業者的一個可選項,工具創業也有不少成功者。那么,小工具APP如何長大?有如下幾條規律:
一、以工具切入,積累早期用戶
在成長初期,工具類應用需找準用戶生活中的一個需求點,找到市場缺口。由于工具類應用的門檻較低,又在解決用戶實實在在的問題,在早期獲得大量用戶并不是什么難事。
二、圍繞工具,去工具化
工具類應用度過了成長的第一個階段,積累了大批用戶,下一步就要圍繞其核心功能點,挖掘用戶需求,拓展使用場景,逐步擺脫純工具的屬性。
如果工具產品一直停留在滿足用戶一個小小的需求點,那么不僅不利于用戶活躍度的提升,不利于用戶的留存,也不利于用戶量的持續增長。
1、增加“工具”相關生活服務,拓展使用場景,增加用戶粘性。
2、擁有可觀用戶量后,引入社交是增加用戶活躍度和用戶粘性的常規動作。
3、用戶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不斷變化演進的。
“工具”相關生活服務功能的上線,社交元素的引入,工具類應用的“去工具化”也有利于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
三、從工具到平臺
沒有任何一個產品天生就是平臺,工具類APP用的人多了,功能多了,自然要為用戶提供細分領域的平臺化服務,也應該成為垂直細分領域的小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可觀的人群查找某方面的信息、參加某類活動、并形成一定社交關系。從工具到平臺,是工具類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成長趨勢。平臺并不一定需要多大,用戶在這個細分平臺上可以解決與此相關的問題。
四、“軟硬兼施”拓展服務
工具類應用一般用戶基數非常大,與生活結合密切,又是實實在在的解決用戶的某一需求,工具類應用發展到一定程度,拓展智能硬件市場也是他們的一個重要機會。畢竟,智能硬件的本質就是移動應用,是已有互聯網服務的硬件化。
總的來說,觀近年來工具類APP的成長路徑,大致有如此規律:早期以工具切入市場,隨后拓展產品、提升用戶體驗,進而在某個垂直細分領域為用戶帶來平臺化的服務,有些甚至開始嘗試硬件化拓展。這一規律和路徑對工具類創業者來說,具有借鑒意義。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