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消費者,今天在實體店購物,明天在網上購物,后天,她又跑到微信購物。消費者喜歡不同的購物體驗,然而這種跨界消費方式對商家來說卻是心頭傷。
當網上書店悄聲奪勢時,很多傳統書店嚴防死守,不跨互聯網一步,后果便是現在很多城市,傳統書店大多銷聲匿跡。
當年電商侵襲,百思買不涉電商一步,終只能退出中國市場。
“跨界消費時代”,如果你不跨過去,你永遠不會知道對面的風景。
徐靜蕾,從演員到導演,是跨界。
李寧,從運動員到企業家,是轉型。
跨界,從A跨到B,意味著A、B兩者之間是具有共通性的,否則,便不是跨界,而是轉型了。比如美國前總統里根,從演員到總統,那是轉型。
在這變化快得來不及感受的時代,轉型似乎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措施。
但拿到互聯網上來說,沖動盲目的轉型卻可能是一場災難。
試想一下,當電商潮流把實體店沖擊得找不著北的時候,如果實體店完全放棄原有的經營模式,就此轉型電商,會怎樣?依然可能找不著北。
當移動互聯漸漸逼近傳統互聯家門口時,當傳言移動互聯取代傳統互聯將是一種趨勢時,如果有傳統互聯的企業貿然轉戰移動互聯而置傳統互聯不聞不顧,那也將是一場沖頂之災,一旦如此做了,便是置自己的企業于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
不可否認,11億移動互聯用戶勢頭的逐漸強壯,4億微信用戶的活躍,使得移動購物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然而這僅僅是一種趨勢,移動購物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傳統互聯的鐵將軍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撼動的。
但難以撼動并不意味著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那些死守傳統互聯,把移動互聯當成洪水猛獸卻又充耳不聞的企業,終將要在這個逐漸融合的時代被拋棄。
面對變幻莫測的網購市場,成功的經營原則只有一條:哪里有人流,咱們就把網店開到哪里。
傳統互聯6億用戶、移動互聯11億、微信近5億,還有發軔過猛而成長有點緩慢的易信用戶,一個也不能少。要應對喜歡不同網購體驗的消費者,單獨作戰顯然不可取,布局一切可能有的市場才是明智之舉。
然而企業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貪大求全的后果可能是滿盤皆輸。建議對自己的運營能力、精力很自信的企業再考慮跨界運營,把盡可能的銷售渠道一網打盡。
跨界。跨多遠?
Micronet四網合一的微信商城系統跨越傳統互聯、3G手機、微信、易信。幾乎把互聯網網購市場(傳統互聯加移動互聯)一網而盡。
PC端
微信端
手機端
易信端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微信跟易信不是死對頭么?怎么跨越?四網合一的微信商城系統就是能讓他們友好合作。
四網,是一種互補關系,然而它不再僅僅是產品功能的互補,而是基于用戶體驗的互補,真正做到確保用戶為中心。
四網合一,不是貪大求全,不是不專注。當一個科技符號已經無法詮釋一種生活方式或者再現一種綜合消費體驗時,就需要幾種科技符號聯合起來進行詮釋和再現。
不少企業擔心四網運營會花費太多的精力。事實上,四網的管理如同一網。
由于四網一體,所以只需一個后臺管理,數據是實時同步的。打個比方,在微信商城、手機商城、網上商城、易信商城錄一個產品資料各需10分鐘,錄完總共40分鐘,而有了四網合一的商城后臺,可節省30分鐘。錄一個產品節省30分鐘,對于那些商品繁復的零售商來說,能把節省下來的精力拿來更好地在經營企業。
微信商城后臺
而且,四網并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一種無縫融合。微信商城和易信商城的運營模式基本相同,而手機商城也可以在微信商城和易信商城里得到展示,我們強調的是各個不同類型商城之間的友好互助,他們就像一個個角色,為同一出戲傾盡全力。
傳統互聯和移動互聯是對手,更是合作伙伴,沒有誰能取代誰,取長補短,融合才是趨勢。
跨界的終極境界,是無界。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想在微信上開店嗎?掃描下面的二維碼了解開通的步驟 或點擊報名進行在線申請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