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電子商務一直保持著蓬勃的發展勢頭,然而2011年年中以后,電商卻蒙上了一層危機陰影。2011年4月,開心網團購業務大規模裁員。8月,窩窩團裁員近百名,高朋網裁員四百人。甚至一度紅得發紫的凡客也做出了裁員5%的決定。尤其是9月9日老牌B2B企業敦煌網爆出整體裁員30%的消息更是震動業界。一時間業界風聲鶴唳,電子商務究竟怎么了?怎樣才能找到真正長遠可靠的企業電商發展模式,一時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
事實上,早在2011年年初,就已經有一些經驗豐富的業內公司和專家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出了警告。今年六月,58同城等知名電商的幕后風投公司DCM(Doll Capital Management)在接受《環球企業家》雜志的專訪時宣稱,DCM不會擴大電商業務的投資。他們甚至宣稱,1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慘狀將會重現,會“死掉一大批公司”。而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提供商中搜也提出電子商務警惕論的觀點,認為和投資者的瘋狂熱捧相比,傳統托管式電商的支出太高,收入和盈利水平太低,這樣的電子商務只能是“鏡花水月”。從表面上來看,托管式電商平臺雖然大大降低了傳統企業加入電商的門檻,但是托管式電商平臺卻抹殺了傳統企業發展成功的重要特征:獨特性。托管式電商平臺,讓電商發展停留在簡單化、單一化和渠道化的層級上,讓參與電商的傳統企業只能是將貨品搬到網上,而無法充實現個性化的品牌開發和經營拓展。這導致了目前托管式平臺普遍存在千人一面,簡單復制的市場環境,也使得惡性價格戰成為電商市場的主旋律。
同時,包括淘寶、京東、凡客在內的各大電子商務網站和平臺更在這種趨勢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于托管式電商模式企業經營自主權低,往往被平臺被動的拖入價格戰競爭中,而這種這樣的惡性競爭造成了電商行業整體毛利偏低。有數據顯示,深圳的四千家電子商務公司中,已經有一千家倒閉或轉型,能贏利的企業僅有兩成。可以做大規模,無法做出利潤,這似乎成為了電商行業的怪圈,統一渠道的托管式平臺必然導致個性缺失,而個性缺失又導致了平臺商家之間的價格敏感,這幾乎成為了托管式電商平臺中企業與平臺都無法走出的怪圈,打破怪圈有賴于新模式的推出。
DCM指出,這個新模式就是垂直電商。DCM認為未來的中國電商最大增長點將會傳統大雜燴式的電商平臺,轉移到分屬各個行業的垂直式電商中。因為只有這些借助第三方平臺建立的全新模式電商企業,才能夠在保持經營自主性的同時實現電商轉型的跨越,最終形成一大批不靠惡性價格競爭,而通過服務與特色經營贏取用戶的新型電商。
短時期內,這種電商發展的波動或許還將繼續,但是正如沒有冬雪的凜冽就無法迎接春天的美好一樣。短暫的行業冬天或許將會導致市場格局的重新排布,但是最終也必然會營造出更加完美的電商生態圈。伴隨著托管式電子商務的勢衰,更加專業和細分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將會蓬勃發展,最終將會成為整個市場的主導。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先人一步實現模式轉型的企業,也許才能成為未來的行業巨擘。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