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為王一直是從事產品運營領域的一個口號,今天,我們簡單聊聊關于這個話題,如何去理解什么是細節,以及細節究竟有多重要。
1、偏離目標的細節毫無意義
很多創業者和產品經理容易陷入一種自high情節,他們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種特別酷,特別有想象力的細節,或者基于自身以往的優勢和經驗可以將某個領域特別牛逼的細節移植到新的領域,他們信誓旦旦的認為這個細節可以顛覆現有的市場領先者和巨頭,然而,上線之后,寂靜無聲,連一點像樣的反饋都沒有。
我常舉一個比喻是這樣的,你說你喜歡做夏利還是寶馬,當然你喜歡做寶馬,現在有兩部車,一部夏利,一部寶馬,你說你想做寶馬,不過我改一個條件,你要去機場,夏利去機場,寶馬去火車站,你選哪個?
目標都沒搞明白,細節致勝有用么?
做產品,要認真體會用戶的目標,所謂認真體會,并不是看到產品的表象就明白了,就好比以前我舉過的例子,終端安全產品的目標是安全么?這是表象,實質是要上網爽,安全工具把一些讓用戶上網不爽的東西濾掉,才是真正的目標,所以很多安全公司做了很多所謂更安全的創新,但因為過于繁瑣的設置和授權許可,反而讓用戶上網更不爽,自然無人買賬,這個道理不明白的,統統被360干掉了。
2、超出預期的前提是符合預期
這句話似乎是個廢話,但其實依然是一個產品用戶思維盲區,一些產品經理信奉這一條,要超出用戶預期,在某個細節設計上精益求精,打磨到極致,讓用戶產生驚喜,但是一上線,愕然發現,用戶產生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為什么呢?用戶以為這里就是個完成某某功能的按鈕,點上去咔嚓出來一堆奇怪莫名其秒的東西,然后產品經理說,對呀,我挖掘了用戶的深層需求和各種相關的數據,用戶在這里不但可以完成某某功能,還可以引申出很多數據證明是為用戶增值和提高用戶參與度的功能,我們是給用戶的彩蛋和驚喜啊,然后就把用戶扔進了無所適從和不知所以的尷尬局面。
驚喜是好事情,但是首先你要符合他對這個功能,對這個描述的預期,你讓他確認這個預期完成之后,再來說你提供的驚喜是什么。
一個典型場景,我在線完成一個預定訂單,我要明確確認我的訂單已經完成并且相關的信息已經有效確認,你再告訴我我獲得了什么獎勵或者進一步優惠,別我剛下一個訂單你就給我一堆這種玩意,然而我都不知道我的訂單處于什么狀態,這樣的惡心邏輯在很多商旅網站上都有體現,有過份的甚至會讓用戶在糊里糊涂中中斷原有預定過程跳轉到其他優惠功能,這就是絕對的產品負面設計了。
3、產品運營一體思考
很多創業者和產品經理,設計產品的時候不考慮運營,對所謂細節的追求都是在自己的想象空間里,而產品上線后表現不佳,就埋怨沒有合適的運營人才。
其實產品和運營是不能分開的,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之初,就應該明確運營的模式,從運營中找細節,從運營中找方向。這一點是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你說你還沒產品呢怎么找? 找競品,從網上抓競品的運營細節,找問題點,找競品的運營特征;你說你產品創新,沒有競品,好,你創新你總是要革命吧,你產品打算革誰的命,找他們的運營特征和細節。
比如優秀的網站設計者從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了SEO,而不是上線之后;優秀的APP設計者從開始定義產品就已經思考ASO,而不是 上線之后,這就是流量運營的概念要深入產品設計;社交分享功能和活動結構設計,在產品設計初期就應該考慮到框架內,而不是運營的時候再去提需求,有人可能會說這個太極端,好吧,如果你是百度或者騰訊的產品經理你或許可以不用考慮這個。
4、文案值千金
細節不僅僅是技術和功能的體現,很多時候正確的文案也非常體現細節的功底。
有多少網站和app出現過這樣的提示。
您確定取消這個操作么? [確定] [取消]
請問我該點哪個?
好的文案對轉化率的提升,用戶操作流暢度的提升都是非常巨大的,而壞的文案則是讓用戶對產品產生厭惡和反感,有些產品的運營人員,大概覺得要追流行,追年輕人的口味,過度使用一些社交網絡中的流行對話,但是這里存在一個場景問題,很多社交網絡的流行對話是用于熟人朋友的,有些話是有點臟有點惡心的,你放在一個公眾產品中,請問我跟你很熟么? 你可以去嘲弄你的好友,你嘲弄你的用戶合適么?
5、致勝細節與致敗細節
致勝細節:
第一:易被忽略,好的細節潤物細無聲,用戶覺得好,但不知道哪里好,競爭對手更加看不到,這樣你才能逃脫巨頭的剿殺存活下來,慢慢拉開競爭對手的差距,然后讓人家死也想不明白,咋就做不過你呢? 我必須說,李興平絕對是這個領域的頂尖高手。這么多年,這么多人盯著李興平,沒幾個人看的清楚他的產品究竟好在哪里。
第二:難以復制,你形成一定的積累或者一定的門檻,讓對手無法復制或難以復制,你才能活的更久。 有的時候,難以復制的可能并不是技術,人才,以及產品觀,可能只是在用心程度和勤奮度上的差距,比如說,某兩個高訪問量的游戲資訊平臺pk最激烈的時候,某個平臺后來居上大逆轉把領先者打爆的關鍵原因,其實很簡單,每次熱門游戲新版本發布的時候,最新攻略一定要比對手快一點出,當然,這背后的投入是持續大規模的加班。。。 商業競爭有時候就是這么殘酷。
對于小公司面對巨頭壓迫的情況,很多時候,干臟活累活是生存的關鍵點,因為巨頭不屑于做這樣的事情。
第三:文化凝聚,你產品的用戶粘性達到一定程度,你產品的一些制約甚至一些缺陷,都可能形成一種產品文化,一種產品信仰,對手就真是徒呼奈何了。
兩個有文化的小案例,一樓喂度熊;1024,樓主好人一生平安。
致敗細節:
第一:易被重視
典型案例,百度有啊的創新,被阿里認真學習研究和復制。
典型案例,朗瑪uc的聊天群,被騰訊復制學習。
第二:易于復制
典型案例:同上
第三:無底蘊,無內涵
典型案例:同上
如果你不是市場領先者,你的細節創新易被對手重視,易被對手復制又沒有底蘊,你可能創新的結果不是壓制對手,而是促進對手升級;除非你的對手睡著了。(互聯網早期有很多,特別是外企進中國,經常睡著了,目前市場領先者都賊精賊精,基本不太常見這樣的情況)
(本文轉自思路網,作者曹政,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微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預售系統,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