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央行推出了史上最嚴厲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每日花錢限額5000元”引起軒然大波。雖然此后央行解釋說,這個只是對余額花錢的限制,綁了銀行卡的照花不誤,但這仍會給網購族帶來大量困擾,簡單來說,就是“手續更多、時間更長、操作更麻煩,買得很不爽”,最后很可能變成“老子不買了”。
除了網絡支付每日限額5000元外,意見稿規定用戶在開設網上賬戶時,需要用5種方式來驗證身份。也就是說,未來用戶如果要網購,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個機構的證明來驗證自己身份才可以。
央行意見稿的第十六條規定,支付機構給個人開戶,如果是消費類賬戶,需要三個機構為用戶做身份驗證。如果是具備理財、轉賬功能的綜合賬戶,則需要五個機構來驗證。而目前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主流的支付機構,都還達不到央行的規定,而且,這一規定對非銀行類支付機構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業內人士介紹,這里的身份認證指的不是密碼等安全手段,而是公安、稅務、工商、銀行、教育機構、居委會等能證明你身份的機構。舉個例子,用戶上 傳身份證,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公安網校驗,來證明你是你,又或者說,用戶綁定銀行卡,由于銀行卡是實名制的,所以校驗銀行卡信息也可以證明你是你。目前,像 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都是只用了這兩種外部渠道來證明你是你。
但是,央行認為,兩種外部渠道并不足以證明用戶身份,用戶需要找到更多外部渠道來證明“你是你”方可開戶。換言之,用戶開設支付帳號,可能還要上傳文憑學歷、納稅證明、戶口本、護照等等一系列東西,不集齊五件,就難以開戶。
打個比方,未來用戶如果要給朋友發個微信紅包,發之前先要向微信證明“你是你”:上傳文憑、納稅證明、戶口本、護照等資料,或者跑工商、居委會各種地方開證明。只有經過5種身份驗證后,才可以發微信紅包。這無疑將極大地影響用戶使用微信紅包的體驗。
告別免費轉賬時代
AA收款功能或成擺設
無論是支付寶錢包還是微信支付,都有一個AA收款功能,七八個人聚餐,一人買單發起AA收款,填上聚餐人數,系統就會自動算出每人支付費用發出收款信息,其他人憑此打款到買單人賬上,這其實利用的就是第三方支付賬戶的轉賬功能。
但如果意見稿實施,今后大家聚餐可能還得回歸中國人的傳統,一人買單輪著請客。根據意見稿第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機構為客戶辦理銀行賬戶向支付賬戶轉賬的,轉出賬戶應僅限于支付賬戶客戶本人同名銀行借記賬戶;辦理支付賬戶向銀行借記賬戶轉賬的,轉入賬戶應僅限于客戶預先指定的一個本人同名銀行借記賬戶。
這也就是說,你的支付寶賬戶只能給自己的銀行卡轉賬,不僅不能AA打款,想給老家的父母孝敬點生活費,可能也要去銀行排隊;老板給員工發工資或許也只能一家家銀行去倒騰了。假如意見稿得以實施,城市用戶可去營業廳柜臺、ATM機、手機銀行或者通過網銀進行轉賬,但很多農村地區只支持郵局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有些地方小銀行也沒有網銀,無法使用手機銀行轉賬,若第三方支付轉賬被叫停,就只能去銀行匯款了。而銀行的跨行轉賬一般要收取一定手續費,這意味著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工具免費轉賬的午餐沒了。
行業影響:
資金離開第三方賬戶
行業兩極分化將加劇
目前我國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約270家,2014年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超8萬億,同比增長50%。
從意見稿來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受到了較多限制。例如,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這意味著第三方支付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P2P網貸、眾籌平臺進行資金托管的業務將受到極大約束,甚至被禁止。
此外,大額消費將不能走網絡清算通道,需要回歸銀聯,直接減少支付機構的資金沉淀;同時意見稿要求每個賬戶的開立需采用3-5種以上方式進行交叉驗證,將使支付機構喪失大量潛在用戶。
意見稿一旦實施,將對數萬億市場產生影響。業內人士預見,新規之下,大公司仍將延續多元化經營的路徑,而小公司可能因競爭壓力退出市場。零壹財經分析師趙飛表示,未來大公司將開展對多家小公司的收購,提升支付通道規模。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