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媒體:站長之家
在柴靜的《穹頂之下》沒出來之前,有多少人將霧霾當做習以為常的事?就像有多少被高庫存“霧霾”所籠罩的企業,雖然已經在走向慢性死亡了,但仍然將庫存積壓當做再正常不過的事?
最近媒體報道了一件讓人大為震驚的事:東莞雀巢咖啡廠有400噸咖啡被當垃圾銷毀,算市場價得數千萬元。而銷毀的原因是庫存積壓嚴重。
而作為庫存重災區的服裝行業,也曾集體爆發了一場庫存危機。2012年,美特斯邦威庫存23億元,森馬庫存13億元,七匹狼、九牧王庫存為5億元和6億元。而中小企業中90%的服裝企業都是死在了庫存上。
庫存過剩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庫存過剩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忽視。要知道,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庫存是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值的,只能增加營運成本。而且庫存物品會占用很大的空間,需要額外的人員進行管理,再者,庫存物品的品質會逐漸變壞,隨著市場的變化,庫存物品很有可能會成為廢品。更要命的是,由于庫存嚴重,導致資金無法回籠,最終整個公司被拖垮的例子不在少數。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企業如果不能從根本上降低庫存,就喪失了競爭優勢,也意味著會隨時會出局。
那么造成庫存過剩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過量生產!我們知道解決過量生產的最好辦法是:按需生產!以銷定產!但是,這個談何容易?當然,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在Micronet微網提出的“環保電商”和“綠色微商”中,就用“預售+搶購”模式很好地解決了生產過量的問題。
在這種模式下,商家首先需要擁有自己的官方品牌商城+預訂\預約搶購功能。這種模式有兩大環節,前半部分是預訂\預約,后半部分是即時搶購。顧客通過預訂或預約后獲得了優先購買權,到了正式銷售時,必須在指定時間內確認購買并付款,不然就失去了購買資格。
舉個例子。一家企業要推出一款新的保溫杯,但不確定需要生產多少。他可以這樣做:將這個產品圖樣、設計原理等等的介紹在微信商城上展示出來,讓有興趣購買的消費者先進行預約\預訂。商家通過預約數,可以判斷出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確定大概的生產數量,做到實實在在的零庫存、按需生產。
對于一些新創產品,比如一些設計、發明類的產品,完全可以通過這種模式來了解該種產品是否有市場。特別是針對一些只能通過批量化生產的產品而言,通過預售達到一定量后才可以投入生產,可以有效規避批量化生產造成的浪費,而對于預售過程中沒有成功的產品,也讓企業明白了該產品的實用性以及受歡迎度還有待考究與論證,研究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再投入生產。
相比以往的“生產導向”模式,這種“預售+搶購”模式,是企業對市場的一種主動出擊,不僅不會有庫存積壓的擔憂,而且由于是低成本投入,風險極低。再加上從生產到銷售的周期大大縮短,資金回籠也快。對消費者的需求也可以進行快速響應,更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心。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好處是:集中式搶購在無形中放大了產品和品牌影響力,給人一種“該品牌質量過硬”“很熱銷”的印象,從而也會引起媒體報道、大家討論,自然而然幫助品牌進行了推廣。
目前,這種模式除了被蘋果、小米、魅族等企業所應用,還開始廣泛應用于生鮮、農產品、鮮花等電商行業。
如果你是一個做生鮮農產品電商的,在生鮮農產品尚未收獲的時候,就可以提前在網上售賣了。通過預訂,收集完訂單之后,生產者再開始采摘、安排發貨。利用這種方式,讓產地能夠按需供應配送,大大降低生鮮的庫存風險、生產成本和損耗。消費者由此也能夠獲得新鮮、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
如果你是做鮮花電商的,在情人節前一個月便可在網絡上啟動預售了。到了情人節那一天,可以讓成千上萬朵郁金香從荷蘭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準時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中。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鮮花售價比實體店低一半,更大的好處是鮮花不用在層層經銷商手中停留,大大降低了損耗率........
煤、油污染產生的霧霾,會導致人們癌癥、不育,甚至死亡,而企業中的高庫存霧霾,一旦處理不好,也隨時會讓企業遭遇滅頂之災!“預售+搶購”模式是高庫存的克星,企業可以通過它,走向零庫存的環保電商之路。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