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和大數據摩擦出的激情火花,很難判斷是誤打誤撞,還是由來已久的情愫。大數據的精髓并不僅僅在于數據量大,或者是數據品類多,而是流動和變化。傳統零售企業對大數據的需求可以概括為三:①內部數據的梳理;②外部數據的補充;③大數據在營銷方面的應用。傳統企業要抵擋線上的沖擊,就要把握應用好自己的數據,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
【國內零售企業在大數據方面的嘗試】
銀泰百貨:鋪全場WIFI 瞄準線下大數據
銀泰百貨正在低調測試線下會員信息采集與個性化推薦,從而打通雙線數據,實現精準營銷。銀泰的方向很明確,即識別、定位和交互。通過手機號碼,將用戶線上的購物屬性的與線下連接起來。在線下運營及正在籌建的大型百貨商城和購物中心,銀泰將在年底完成覆蓋全場的WIFI鋪設。
巴弟雞排:二三線城市的零售變革
總部位于江蘇昆山的巴弟雞排餐飲連鎖公司用了一套全新的門店管理系統,這一系統通過門店的POS終端和云后臺的SaaS平臺即可實現收銀、銷售數據上報、訂貨、進銷存、會員營銷等管理功能,并可通過手機上網查詢和接收門店經營信息。
甘家口大廈:電商化改造從鋪設WIFI開始
集購物、餐飲等為一身的購物綜合體甘家口大廈在談到零售商的電商化改造時認為,零售賣場可以從最原始的商務電子化方向進行一步步探索,其以甘家口大廈計劃鋪設WIFI為例,闡述了五大優勢。
【國外零售企業在大數據方面的成功借鑒】
ZARA:運用大數據,讓既有的快時尚模式如虎添翼。
收集海量的顧客意見,以此做出生產銷售決策。根據這些電話和電腦數據,Zara分析出相似的“區域流行”,在顏色、版型的生產中,做出最靠近客戶需求的市場區隔。同時,開設線上商店,作為實體店的前測指標。
亞馬遜:推出實時廣告交易平臺,實現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營銷。
這個實時廣告交易平臺又稱“需求方平臺”,可以讓廣告與目標消費者相遇。廣告商可以在“需求方平臺”上競標網站的閑置廣告空間,而競標標的包括廣告版位,以及符合特定條件的消費者。
沃爾瑪:分析社交網站的海量數據,了解消費者偏好與需求。
沃爾瑪以3億美元高價收購了一家專長分類社群網站Kosmix。Kosmix為沃爾瑪打造的大數據系統稱做“社交基因組”,連結到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工程師從每天熱門消息中,推出與社會時事呼應的商品,創造消費需求。
eBay:面向線下零售商,推實體店移動辦公App“零售助手”。
“零售助手”將提供顧客相關信息,如購買記錄、網店瀏覽記錄以及購買偏好等,也會展示其它店面和網店的可用庫存,允許工作人員直接從移動設備上調用其它號碼或顏色的商品庫存,并基于顧客類型和購買偏好做購買推薦。
韓國超市Emart:
用熱氣球做了一個附帶WIFI的“飛行商店”,在人口密集的購物中心、公共廣場上到處飛行,人們可以通過它免費上網,也可以用它查看打折信息、實行在線購買。
【營銷公司提供的大數據分析】
百分點蘇萌:打通線上線下大數據
可以把百分點理解為O2O中的“to”,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技術上的“to”,把互聯網技術提供給線下的傳統零售業,包括大數據分析、管理、用戶偏好、用戶標簽梳理等技術。二是數據上的“to”,在保證用戶隱私的情況下讓數據流通起來,不管線上還是線下。
電商服務商:大數據改變傳統零售戰略
品牌的定位、產品定價,周轉效率提升,輕庫存的改造,數據化的運營,客戶管理,均因為數據的產生而改變。大數據讓企業決策更加有依據,減少犯錯的成本,并最終推動零售建立更高效的平臺。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